NEWS
保障食品安全要做些什么? |
來源: 點擊數:1034次 更新時間:2021-9-13 9:47:23 |
1、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食品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這是我國對食品的法律含義。 食品安全: 我國在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條中關于食品完全(food safety)的含義表述為“食品安全,指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無毒、無害則是基于食品安全性的考慮。 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和監督服務中心(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提出:食品安全指人或動物攝食后不會對機體健康造成的危險。 WHO認為:食品安全是指確保食品消費對人類健康沒有直接或潛在的不良影響。 2、保障食品安全,家里能做些什么呢? 在外的食品安全,也許我們能做的很少,但是在家中的食品安全,我們還是可以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喔!進而可以保障全家的食品安全,給一個健康的環境。 清洗第一步 清洗,可以第一層阻隔細菌的食入。選擇流水清洗食物,可以沖洗掉外層的灰層或者有一些蟲卵。 用餐、取用食物等都先洗手,再取食。雙手碰到的地方會很多,也不會記得都碰觸了哪些地方,是不是干凈,所以清洗手之后就可以阻斷一些細菌的侵入。請記得:正、反、夾、弓、大、立、腕。 需要定期清潔和消毒,避免有一些蟲、鼠等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食物,有時候我們也看不見啊~ 如廁后需要洗手,并且用洗手液洗洗,保證雙手的干凈,再去觸碰食物。 關于買回來的食品,比如肉、魚、蔬菜等,又該如何清洗呢? 可以先清洗蔬菜、水果類的食物,這一些食物可能就是灰塵以及可能有的農藥殘留,多用干凈的流水清洗清洗,適當水浸泡浸泡就可以 。 像蘑菇等菌藻類食物,也可以用流水沖沖土壤,適當水浸泡浸泡。 對于肉、魚等生肉類食品,可以選擇專有的菜盆,放水后再清洗,避免流水的亂濺,有可能會造成交叉污染。(建議此類食物最后清洗,清洗完之后將水槽周邊擦洗干凈即可) 生熟分開第二步 我們可以選擇特定的器皿去盛放不一樣的食物,這樣能夠避免很多的交叉污染。 家里多備幾個案板,至少需要3個案板: 一個切菜板用于切生的新鮮食品或其他在食用前不會煮熟的食物;另一個切菜板用于生肉,禽肉或海鮮;還有一個用來切水果。 當案板有磨損時要及時更換,并且要經常清洗消毒和晾干。 存放食物也是要進行分開,熟食與生食避免相互接觸,要用密封容器盛放,或者至少能用一層保鮮膜。 當然在選購食材的時候,就先有意識的注意生食食物的隔開存放,還有水產、肉禽類食物與蔬菜水果類的分開存放。 盡量不要生食,一定煮熟煮透是第三步 適當溫度烹調可以殺死幾乎所有的致病性微生物。研究表明,烹調食物達到70℃時,有助于確保安全食用。因此,當我們對于食物的衛生狀況沒有十分充足的把握情況下,徹底煮熟煮透食物是保證飲食安全的一個有效手段,尤其是對于畜禽肉蛋和水產品等微生物污染風險較高的食品。 對于隔頓或者隔夜的剩飯在食用前,更是需要徹底加熱再食用,這樣可以殺死儲存時增加的微生物,且致病菌在熟食品中比生食品中更容易繁殖,因此不能忽視熟食的二次加熱過程。如遇到食物變質變餿,那就果斷丟棄,畢竟一些微生物產生的毒素靠加熱是消除不了的。 正確冷藏、冷凍食物,保證食物安全的溫度是第四步 食物合理儲存的目的是保持新鮮,避免污染。 一般低溫儲藏分為冷藏和冷凍,常用冰箱的冷藏溫度是4~8℃,冷凍溫度為-23~-12℃。 熟的食物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所有的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尤其是煮熟了的食物,最好是盛放于容器中,立即入冰箱,而不是涼卻后再放冰箱。 冰箱不是保險箱,請及時清理,保持清潔 冷藏或冷凍食物可以減慢細菌的生長速度,然后,冷藏或冷凍條件喜愛部分微生物仍能生長。比如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李斯特菌是一種致病細菌,不怕冷,在低至零度的冷藏溫度下仍可緩慢生長。所以,放在冰箱里的剩飯剩菜、開封的牛奶、罐頭等,如果密封不嚴,也可能被微生物污染,要么盡快吃完,要么盡量密封保存。 合理正確使用冰箱, 定期清洗冰箱,在合適的位置儲存食物,才是冰箱正確的打開方式喔! 3、預包裝食品,如何安全正確選購呢? 買回來的生鮮食物,保障食品安全,已了解如何處理,那么預包裝食品呢?
選購預包裝食品,要學會看食品標簽啊!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
上一篇:吃什么才會有利于減肥呢? 下一篇:入秋后吃什么更養生 |